English

最新资料《经济研究》论文统计结果显示:论文被引用数张维迎名列第一

1998-05-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最近,上海财经大学的钟鸿钧对代表我国经济学研究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经济研究》做了统计。结果表明,1995年—1997年三年期间,《经济研究》共发表论文411篇(分别为1995年151篇,1996年135篇,1997年125篇),其中有文献引证的论文共224篇(分别为1995年63篇,1996年88篇,1997年73篇),占总数的56.8%,总引证篇次2233(分别为1995年540篇次,1996年844篇次,1997年849篇次)。统计显示,论著被引证10次以上的作者依次为(不包括自我引证和外国学者):张维迎(39次)、林毅夫(26次)、樊纲(22次)、张曙光(16次)、吴敬琏(14次)、钱颍一(11次)。从被引用的单篇作品看,张维迎的《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排位第一,共被引用16次,以后依次为:林毅夫的《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7次),樊纲、张曙光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6次),钱颍一的《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4次)、樊纲的《两种改革成本和改革方式》(4次)。据了解,作者在各自研究论文和专著后面,附上有关参考文献的目录,是国外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则之一。同时,论文、专著被其他学者所引证的次数,也是国外学术界通行的评价学者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标志。《经济研究》是自1991年起率先在国内社科界推行这项制度的刊物。

钟鸿钧称,为了了解我国经济学的研究动态,他曾询问过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有关文献引证的统计,遗憾的是,这些图书馆只有对自然科学文献引证的统计,而没有对社会科学的统计。所以,他才自己作了这项统计。考虑到作者一般有偏好于引证自己的论文的倾向,他在统计时特别剔除了作者的自我引证。

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樊纲教授是当初《经济研究》实行文献索引制度的主要倡导者。据樊纲介绍,经济学最初是研究分工与合作,因此经济学家更应该在各自的研究中开展分工与合作。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成了涉及面非常广的学科,没有人能在每一领域都有所建树,学者们只有分工,才能将每个领域的研究推向深入。而实行文献索引,强调对其他学者研究成果“产权”的尊重,应该成为每位严肃的治学者遵从的基本规范。

(达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